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来啦!

2023年04月25日 17:49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来啦!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决定共同主办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由江西理工大学承办,将于2023年4中旬开始报送作品,决赛将于5月中下旬在赣州举行。为切实组织好我校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参赛资格

我校2023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其中,本校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2023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没有实行资格考试制度的学校,前两年可以按硕士学历申报作品。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后续则不可申报。

作品申报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具体要求如下: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限本专科生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2.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参赛作品每篇在15000 字以内。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

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者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发明制作类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4.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

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增加作品自查环节,作品申报学生负责人和所在学院团委书记签订承诺书,承诺作品符合“挑战杯”竞赛申报作品的要求,接受竞赛组织委员会检查。对不符合申报要求或者严重违规作品的惩戒措施参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第六章执行。

5.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6.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的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

7.参赛团队可跨学院组队,初赛阶段每队成员不能超过10人,作品应以第一作者所在学院进行提交,第一作者不得加入其他团队。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

8.其他作品要求参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

竞赛流程

(一)初赛阶段

各学院在做好认真组织、广泛动员的基础上,由学院团委书记主持开展院级选拔赛。学院成立由校、院学术委员会成员、教学副院长、专业带头人、学院团委书记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参与院级评审(鼓励邀请校外专家参与评审),选拔、培养、打磨重点作品参加院级决赛。各学院根据院赛竞赛结果,严格按照《章程》对拟推报校级竞赛作品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无误后排序推报校赛。

(二)复赛阶段

校团委将组织专家对作品申报书、PPT等进行评审,确定晋级决赛的作品。

(三)决赛阶段

面向晋级决赛团队,进行展示和答辩,评选出获奖项目。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总体要求

参赛学生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特征,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分为“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5 个组别,形成有深度、有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参赛作品每篇在 15000 字以内,可自选上述 5 个组别中的一个报送。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参加对象

     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加。支持跨地区、跨校组队,支持国外高校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学生单独或与境内高校学生联合报送作品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3人。

作品要求

只要作品有创新、有技术含量,都可以报名!

尤其是针对前沿领域、或具有高精尖色彩、或会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让人感觉出乎意料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者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此外,那些充满奇思妙想、脑洞大开的,灵活创新运用学习接触到的科学知识的,体现了严谨、开放的科学思维的,能够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的,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实物或者技术也可以!

 

【重要提醒】诚信第一,参赛作品必须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赛事评审包括网络评审环节,参赛作品无论是实物或者技术要能通过视频或者图文形式体现出来,并以此提交参赛。如果作品获奖了,也需要能够进行现场展示。

 

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作品评比,往届报送过的作品不得重复报送。

时间安排

2023年4月中旬前,开始申报作品。

2023年4月15日前,校内预赛,遴选参加省复赛作品。

2023年4月下旬,省级复赛和参展准备阶段。

2023年5月中下旬,省级终审、展览、表彰阶段。

作品激励

     本次活动将根据作品报送情况,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予以激励。优秀作品中,5%、10%、20%的比例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详细事宜通知见附件。



 

 

快来报名2023年挑战杯吧!